2023年11月22日 星期三

《館中鼠》榮獲第47屆金鼎獎

 


很榮幸,很開心,謝謝家人支持,

謝謝九歌、評審,

每一本書都有屬於它的讀者。

謝謝這個獎,

讓我相信好書是不會寂寞的。


《館中鼠》得獎紀錄:

第47屆金鼎獎

2022「好書大家讀」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

第39屆九歌現代少兒文學獎推薦獎

2018年國藝會創作補助


※圖片來源:九歌出版社。完整得獎名單:https://reading.udn.com/read/story/122858/7591319



2023年11月3日 星期五

當娛樂與傷痕相互映照:讀張郅忻小說《山鏡》(施靜沂)



 ❝山中的原民度假村就像一面「照妖鏡」,照出了部落隱藏的……❞

山之於人,是攀升的路或映照內心的鏡子?山林、原鄉、多元族群之人,如何濃縮於客家女性作家所寫,關於山的小說文本裡?

封底上推薦人甘耀明、張亦絢攸關「利益糾葛」、「人物性格謎團」的點題,給出基本線索;逐章閱讀則發現,#張郅忻 以凝鍊的情感、富懸疑感的文學技藝編織出複雜的情節、迷宮般的山徑/鏡,可說是以孩子般的好奇心與毅力,步步進逼、梳理與再現出父親——小說主人翁小張(張亞富)內心的轉折與情感世界。

出生新竹客庄的張郅忻,繼《#織》、《#海市》描寫阿公遠赴越南紡織產業打拚、母親到西門町工作的生命故事後,「#客途三部曲」第三部《#山鏡》則寫自己的父親。除了延續《海市》,隱隱透露「拚搏一生,換得什麼」的悵然與對至親心靈的關照,也循著情節逐一攤開小張從事「山區度假村業務」、「原保地仲介」、「原鄉手工皂開發」、「透過阿美族妻子繼承原保地以開設民宿」等繁複的歷練與選擇。

有錢就可以買山嗎?當全書首章〈買山〉的「提議」映入眼簾,不適之感便隨著故事中,圍繞新竹清泉「張學良故居」而行的「看地兼部落美食之旅」慢慢發酵。從小張對朱教授熱絡的招待、薦購山上土地的說詞及對老交情的賽夏死黨伍拜的「說服賣地」,在在讓人想到為了賺錢,無所不用其極的那種行銷人員。

透過這番「行銷話術」,作家透過小說呈現的核心疑問也呼之欲出:當推銷員的面具滲透到小張的人格,彰顯在他的言行裡,以致「商人」的面具、賺錢謀生的本能、「死黨交情、外遇情愛」逐漸在山徑中混為一體、環環相扣,再也難以分割,歷史上土地淪落於漢人資方的原住民族人是否再次成了被犧牲的一方——付出勞力卻蒙受背叛,甚至失去寶貴的信任與性命?……

​國藝會線上誌

閱讀全文 ➯ https://ncafe.pse.is/5bftcw 

2023年11月1日 星期三

【文訊】以文字將家族記憶化做永恆:張郅忻與李筱涵對談《山鏡》(高于婷)

 


(照片取自筱涵翻拍)

感謝文訊,很高興能認識筱涵。

《幼獅文藝》十月選書:《山鏡》

 




時間很快,不知不覺十月過去。
生活忙碌,工作、寫作、育兒。
時間被卡得很緊,盡量在三者中找到平衡。
很感謝許多人對《山鏡》的關注,
謝謝馨潔將《山鏡》列為十月的選書。
也是在這個月,聽聞《幼獅文藝》將於年底結束的消息。
「客途」三部曲中的第一部曲《織》,承蒙當時的主編馬翊航邀請而有一個專訪。
那時訪談、拍攝的畫面還歷歷在目。
對於文字,對於出版,這可能預示著某一種轉變。
在這巨大的洪流裡,不知未來如何,但我期許自己持續創作,也感謝讀者與師友們對作品的支持。

2023年9月19日 星期二

聯合文學【當月作家】人生在世只是作客,以山為起終點 ─ 張郅忻

 


宛如一座娛樂室,乘載著人們的慾望與美夢。山也像不斷變化的囚牢,讓人分不清楚上山者得到的是自由,抑或是無處可歸之下能落腳的所在。

Q  這本書是「客途」三部曲的最後一部,為何最終站選擇以「山」為主題?

A 之前在構思小說《織》的時候,我習慣坐在早餐店內,寫筆記本思考。那時寫到一半,就想到《海市》、《山鏡》這兩個名字。有了名字之後,強烈的概念就形成了。

小時候,我爸爸在新竹五峰山的度假村工作,所以我常待在度假村玩,認識許多部落的朋友,也見證山裡娛樂場所的變化。那時山裡開了好多間度假村,都是會員制,需要大量的業務邀請人加入。度假村的保全、清潔人員大多是雇用部落的朋友,但是業務、行政職務則大部分是山下的人擔任,像是我的爸爸就是做業務,還邀請我的國中老師加會員(笑)。

小時候的我常觀察度假村的大人,也會察覺到他們的戀愛關係,所以我創作《山鏡》時,會想將那樣的狀態呈現出來。後來到了高中,度假村開始沒落,轉而開起一間間的民宿,而到近期則變成露營地。山一直在變化,取名《山鏡》也是想傳達山如一面鏡子,反映人們的慾望。

其實我當初沒有三部曲的構想,只知道三部作品是一個系列。在完成《海市》後,九歌的總編輯建議取個三部曲的名字,我就想到電影《客途秋恨》,當中人物的心境跟《海市》離婚的客家女性的心情很相似,彷彿人生在世只是作客,也成為三部曲名稱的由來。

雖然《山鏡》環繞的人物是客家男性「小張」,但他因辜負家裡的期望,無法獲得家族認同,反倒在原住民朋友身上得到類似家的歸屬,一生過得也像是個過客。

Q  後記提到主角小張的原型人物是你的父親。想問你對父親的印象,如何影響你創作這本小說?

A 不管是哪部作品,我寫人物都是想要刻劃出人物背後的背景。以小張來說,背景包含了他作為家中「大貨仔(長子)」所背負的期待與壓力。

我從小在客家庄長大,很能感受到傳統重男輕女的氛圍,像是家裡的女性很難有機會念到大學,而像我比較會讀書,阿公就常感嘆說「你仰會毋係細倈呢」。因此我爸爸作為大貨仔,從小就享有很多資源,例如阿公在越南工作時,跟美國大兵買了一台二手相機送他,在當時是很貴重的禮物。可是那樣的期待,也帶來龐大的壓力。有陣子我爸爸很少回家,花掉許多錢,使得我跟妹妹們常住在阿公阿嬤家,有時聽到叔叔跟阿公為爸爸的事吵架,會感到很尷尬。我以前也不諒解爸爸,為什麼非得當頭家,難道腳踏實地做一般工作不行嗎。長大後,特別是在爸爸生病變得嚴重之後,我才漸漸得知爸爸的成長經歷,比較能理解為何像爸爸那樣的男性,會培養出那樣子的性格。事後回想,爸爸時常上山不回家,應該是因為山裡的朋友更能帶給他歸屬感,這一點跟小張是相似的。



Q 「身分」是《山鏡》的重要主題,無論是族群、性別、家庭角色等,人物會利用身分得到好處,也想藉由身分來守護重要的事物。你想透過小說講述怎樣的「身分」課題?

A 其實我身邊有許多身分混雜的朋友,像是「娜高」,也是我特別喜歡的人物,原型來自我爸爸的第三任妻子,我稱作阿姨。她的母親是阿美族人,父親是外省人,身分是混雜的,像是我曾聽她分享,小時候只有表姊妹,沒有堂兄弟姐妹,因為父親是隻身一人來到台灣,所以當她想改母姓的時候,不知道該怎麼跟父親說,怕父親聽了會傷心。

小說裡的娜高,也經歷過阿姨改母姓的掙扎。娜高對自己的族群認同是遲疑的,因為成長過程有被同儕、前夫排擠的經驗,害怕原住民的身分被指認出來。而這樣的娜高遇到小張,一個能跟部落朋友稱兄道弟的客家人,也熱情地擁抱她原住民身分的一面,反而令她擔心小張對她的愛並不純粹。

我想藉由娜高的眼光來看小張,像是有個段落,安排兩人討論女兒比黛該跟誰姓。雖然法規規定孩子可以從母姓,但實際上,不管在哪個狀態下,都沒有如此容易。當小張提議比黛姓父母雙姓的時候,我想透過娜高來看女性會遇到哪些困境,也建構出小張的多面性。

另外小時候,我有個感情很好的賽夏族朋友,暑假常來我們家長住。她的媽媽去世了,而我的父母也離婚,常看不到媽媽,所以我喜歡跟她說心裡話。寫小說期間,我常請教她賽夏語的問題,但她說自己只知道泰雅語,賽夏語得問她姪女,因為學校有教母語課。這點跟小說的比黛相似,擁有客家、阿美血統,卻擁有泰雅名字,講泰雅語比其他母語流利,也是身分混雜的某種人物剖面。

Q 小說到後半段才揭露歷史衝突,如比來事件、張學良囚禁,使得過往的創傷跨越時空地穿引著小說的每個人物。為什麼會想這樣安排小說的架構?

A 當初我是在查泰雅族、賽夏族的資料時,發現「比來事件」。這是真的在五峰山發生過的戰爭,且牽涉賽夏、泰雅、客家三個族群。

比來事件發生在一九○八年,起因於三名賽夏族少年侵犯了泰雅族美卡蘭(Maykarang)部落的領地,使得美卡蘭部落決定討伐賽夏族。北賽夏的大隘社與幾個部落,跟客家庄聯手防禦,成功地在賽夏祖靈祭擊退埋伏的泰雅人。

然而這起事件埋下的族群裂痕,間接造成一九二○年「石加路事件」的憾事,泰雅石加路群羅卡火社下山出草時,殺害了嫁給北埔中興庄客家人的大隘社頭目女兒,而日方採取「以番治番」的政策,給予兩部落武器,讓彼此互相殘殺。

雖然這一代的人,對那段歷史漸漸地陌生,但我把比來事件放進小說,一方面是希望牽引出三個族群的記憶,另一方面是想讓山的歷史有更多面向,更為立體。

我時常在想,山裡其實有非常多不同的人物,也發生過非常多事情,可是我能寫的部分,只有某幾個人物的面貌,如小張、娜高、比黛、瓦旦、殺手等人。這些人物如何存在及思考,我覺得非常重要。我不想只寫某種典型的人物,而是想把每個人物的故事跟狀態呈現出來。

小說寫到張學良被囚禁的歷史,是因為我爸爸山上義父的一個兒子,外號叫殺手,曾經在張學良故居工作過。除了這層原因之外,也是我想透過部落的角色看「上山被囚禁的人」。小說有段寫到瓦旦小時候,走進「少帥」的日式房子過聖誕節,而像瓦旦那樣聰明、愛看書的人,也曾經期待自己能夠下山有一番作為。後來發生一些事回到山上,在張學良故居工作,讀館內的書才知道少帥過往發生的事,以及自己部落的歷史,包含比來事件等,進而重新認知「被囚禁」的意義。


Q 《山鏡》的主場景,除了有新竹五峰山之外,還安排了「追思之旅」,使得妻子娜高、女兒比黛能藉由旅行追憶小張的一生,也重新理解自己的身分。想請你談談安排追思之旅的原因,以及這部小說對你而言,也是一趟追思之旅嗎?

A 《山鏡》下筆之初,想談論的是土地正義、山的歷史及娛樂史等的議題,不是為了追憶爸爸。我能清楚地區分小張與爸爸的不同,但我確實透過小張偷渡自己對爸爸的記憶。人很容易遺忘,怕自己有一天會忘記,就將記憶放進小說裡。

爸爸在我撰寫《山鏡》期間去世,我一度覺得寫不下去,寫的時候覺得悲傷、壓力很大。有次我夢到跟爸爸回到山上,我一直告訴爸爸,你可不可以不要死,沒有人能帶我去山上。爸爸很無奈地回說,他真的沒有辦法。夢醒後,我就發現好像找到可以繼續寫下去的方式,開始將過去的朋友一個個找出來,成為最後《山鏡》的模樣。

例如當時跟殺手叔叔聯絡的時候,我約在旗山的山豬窩書店見面,至今還記得他走樓梯上來二樓的身影,有一剎那我以為看到爸爸,而且他還用跟爸爸很相似的香水。殺手叔叔原以為我想聊爸爸的事情,但漸漸地開始說起自己的故事,講到八八風災的時候,買完麥當勞就發現水漲上來,他當下幾乎是徒手爬回山上找孩子,讓我很震撼。

我寫小說習慣訪談真實的人物,會讓我覺得寫起來心裡更踏實。當時我問殺手叔叔說,能不能把你的名字放進小說。阿姨也在旁邊慫恿說,只是小說嘛,不是真的(笑)。正因為有這些人的存在,才能延伸出書中的追思之旅。

那趟追思之旅,在現實中確實發生過。阿姨有問我要不要一起參加,但因為我有事情,無法全程參與,可是過程一直看到阿姨的臉書,在充滿跟爸爸回憶的地方打卡,我就想說可以把追思之旅放進小說,帶出娜高、比黛、殺手等人物怎麼看小張,以及他們如何理解自己的身分。

對談》於是轉身向山裡走去:張郅忻X張亦絢談《山鏡》以及「客途三部曲」

李鴻駿/文字工作者
陳怡文/攝影
完整記錄參見: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8032

張郅忻(左)與張亦絢(攝影:陳怡文)
出身新竹客庄的張郅忻,首本散文《我家是聯合國》即已展現出對家族、族群與性別的文學關懷。這份深刻觀察,更銘刻於「客途三部曲」的故事肌理。她以家族人物為原型,進一步轉化成小說角色的一道道旅程:始自阿公跨國異旅的《織》,後有母親離庄進城的《海市》,及至新近出版,父親往山裡走去的《山鏡》。



➤《山鏡》牽引出社會發展的縮影

張郅忻表示,書名「山鏡」,想傳達「山是一面鏡子」,折射不同人的利益與慾望。台灣早期山區盛行會員制的度假村,童年的張郅忻常與父親上山,和部落的朋友一同遊歷山林。據她的觀察,從度假村的興趣與沒落、民宿盛行,再到露營區的風行,一切一切構成「山的娛樂史」,都是關於山林與山上諸人的行跡。書寫《山鏡》過程中,她將記憶放入小說,也是對於父輩的一場追憶之旅。



為《山鏡》作序的作家張亦絢表示,原本打算以「如此小的大世界」作為題目,涵蓋她對「客途三部曲」的印象與理解。她說:「張郅忻小說的獨到之處,在於能擘劃一區狹窄的地理或人際關係範圍,在這之內牽引出幾乎是一種社會現象或是發展的縮影。」

以小見大是一種寫作方法,然而當論者要析論小說時,不免顯得困難重重。張亦絢笑稱,《山鏡》細膩、豐富的人物關係,令她在作序時難以輕易說清眉目。她找出班雅明(Walter Benjamin)《說故事的人》重新閱讀:「班雅明認為,故事跟小說其實是有衝突、不一樣的東西。而我認為,作為一個寫作者,小說其實就是故事的破壞。從班雅明的概念延伸出來分別,就是故事讓人有家的、溫暖的歸屬感,小說則相反。」



張亦絢說:「然而,我在郅忻的小說裡,始終能看到故事與小說的兩面性。作家懂得調配,並未止步於『只想讓你知道我經歷了什麼』的層面。她以處理小說的方式處理各種素材,卻保留那種故事的『陪伴』感。」




➤家族書寫裡的性、成家與敗家

除了故事與小說的濃淡調配,張亦絢也指出,《山鏡》映射出家族書寫的「成家」與「敗家」——當二次婚、三次婚的情況已屢見不鮮,人際與親屬關係更添複雜,小說呈現出非古典忠誠的關係時,青春期的主角又該如何在新增的親屬、多重的人際關係中,認識自己、找出自己?這是社會的一個新課題,而小說則細緻照顧了這些可能性。



「我們該不該思考父母的性?又或者,該思考到什麼程度呢?」這是張亦絢對《山鏡》提出的第三個觀察。她進一步解釋:「在『故事』的處理層次,又或者在人生當中,基本上要有界限分隔。如果太在上一輩的性關係裡思考打轉,自己會變得混亂。」

張亦絢接著笑稱,在張郅忻的小說裡讀到許多這種「錯誤示範」。比如《海市》裡被賦予抓姦任務的孩子,「她一定要能讀出肢體動作裡的性訊息,才能夠判斷!」而到了《山鏡》,敘事者化為國中少女,張亦絢認為如此設定,柔化了原應劍拔弩張的敘事,「畢竟在一個少女的觀點裡,的確容納不進這樣激烈的關係處理。」




張郅忻回應,創作「客途三部曲」的時候儘管是以親屬作為角色原型,但她仍有意識地保持距離:「某種程度上,我本身對他們是陌生的,也正因如此,我才想要寫——其實這三部曲裡,一定不可避免地遇到跟性有關的事情。」



她舉《織》的故事起點為例,起先的原因僅是,對曾遠赴越南工作11年的阿公「有沒有交女朋友」一事感到好奇,進而展開一條追尋之路。沒想到繼之開展出《海市》裡母親為原型,與《山鏡》以父親為原型的兩部寫作計畫。

出於好奇,進而追尋,接近真相,方能書寫。張郅忻透過大量的田調資料,轉化構成《山鏡》裡對小張行跡的還原與追尋。族群混雜的境遇、身分矛盾的課題,同時開展出一座山、不同族群(原住民族、客家族群)間的矛盾與辯證。她說:「這是一個很曖昧、很複雜的認同問題,而我在最初的書寫,就覺得只有長篇小說的長度,才能夠把我想要說的東西講清楚。」



➤以長篇小說,完成一趟追尋之旅

在QA時段,自言死忠鐵粉的讀者問及小說裡一個重要的轉折,亦即阿美族的追思之旅:「人生很長,如何選擇拜訪的對象和地點?又,是否是透過小說,完成自己對小張的追思之旅?」



張郅忻分享,在父親過世前,《山鏡》小說大概只完成五分之一左右。父親走後,具有阿美族血統的阿姨展開了一場追思之旅,將親人生前的路走過一遍,某種程度上也成為了《山鏡》的組成結構。

雖然《海市》早在2020年就曾付梓,但張郅忻透露,《海市》與《山鏡》兩部作品其實是同步書寫的:「記得寫《海市》進度最多的那一年,其實是因為我跟我媽吵架,大概有一年的時間沒有說話,反而那一年《海市》寫得特別多。《山鏡》也是到後期才找到這樣一條路。」



張郅忻坦言,小說與自己的關係相當複雜,尤其涉及追思之旅的篇幅,「某些時刻真的很想念父親!」然而,她也時刻提醒自己是在寫作的狀態,必須斟酌下筆,拉開距離。張亦絢也補充說道,在小說裡,她讀到了一種角色「健康的依附」的狀況,亦即「避免角色對歸屬感的完全否定」:「他們的依附有時候可以外於家庭,但從來不是與世隔絕的狀態。這很難得,而且具有說服力。」

quan_qiu_hua_de_shi_dai_w300.jpg客途三部曲套書(織+海市+山鏡)
作者:張郅忻
出版:九歌出版
定價:1080元
內容簡介

作者簡介:張郅忻

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清華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希望透過書寫,尋找生命中往返流動的軌跡。曾於蘋果日報撰寫專欄「長大以後」,人間福報副刊專欄「安咕安咕」、「憶曲心聲」。著有散文集《我家是聯合國》、《我的肚腹裡有一片海洋》、《孩子的我》、《憶曲心聲》、兒少小說《館中鼠》,長篇小說「客途」三部曲:《織》、《海市》、《山鏡》。另著有研究專書《重寫與對話:臺灣新移民書寫之研究(2004-2015)》。

《孩子的我》入選《文訊》「二十一世紀上升星座:一九七〇後臺灣作家作品評選」中二十本散文集之一。《織》入圍臺灣文學金典獎長篇小說獎及臺灣歷史小說獎推薦獎。曾獲桐花文學獎、客家歷史小說獎、2022年度最佳少年兒童讀物獎、馬偕傳教士紀念電影劇本首獎等。



山反映人們各種的慾望與接納──專訪張郅忻談《山鏡》

採訪:李時雍 內容提供:九歌 場地協力:現流冊店
轉引自博客來Okapi本月大人物:https://okapi.books.com.tw/article/17087


壯碩、至難合抱的樹的根柢,紋理古老,彷彿融於更龐大的山。人攀附盤根枝枒其上,像一個果實。交談間,郅忻像想起了什麼,就著屏幕框格滑動翻尋著影像,片刻時間,秀出手中一幀畫素霧濛的照片,她說,全景中坐在巍峨樹身上愈顯渺小的人影,就是年輕的父親。她說,看到這幀影像之時,終浮現了《山鏡》中尋索父親過往之謎,最象徵的一幕畫面。

張郅忻出身新竹湖口客家小鎮,自首部散文集《我家是聯合國》(2013)即顯明標誌出多元的家族族群組合,關注故鄉徘徊之間,人的離散、遷徙。第一本小說《織》(2017)以其阿公為原型,追溯他派遣越南紡織廠的壯年歲月,經歷越戰時期的一九六、七○年代;繼之《海市》(2020)看向客家小鎮母親,離異後,北上來到西門町營生築夢,見證七○年代以降城市的榮景和沉浮。新出版的《山鏡》則經由父親入山的生命故事,帶出山地拓墾、開發、買賣,從度假村到民宿產業等相關聯的山林與族群史。

「《織》初稿寫出來時,我的筆記本上兩個名字就浮現了,我想要寫一個跟『山』有關的故事、一個跟『海』有關,以我爸爸、媽媽為原型,因為他們兩個跟《織》一樣,都有『移動』的歷程。」張郅忻說,「我自己找資料,訪問一些人,慢慢去將他們建構起來,我就覺得這個人物,存在這個故事裡面;已經是新的角色了,在那時代生活的一個人,只是我會在他們身上,回答我的困惑。」

進而構成張郅忻寫成「客途三部曲」。第三部《山鏡》主角小張有泰雅名亞富.哈勇,出身客家庄,一生卻與眷戀的山林部落土地糾葛。小說由小張無故匿蹤追索起他的足跡。彼年代,休閒消費經濟的觸角伸延山上,傳統領域被商人圈地建造起度假村。年輕時的他熱情、海派,服務於五峰的度假村,很快晉升業務協理而意氣風發;並結識布農族朋友「殺手」、泰雅的瓦旦,並認瓦旦的亞爸為義父。張郅忻以圍繞於小張生命至親至交,尤其阿美族妻子娜高、小女兒比黛等觀點牽引著追思死亡的故事展開。

張郅忻回想這趟書寫,2017年是一個關鍵的轉折點。曾經依賴於父親的小女孩,在成長過程,因父親性格的不羈,父母離異後改為阿婆帶大,父女之間逐漸有了疏遠。「2017年就是爸爸發現罹癌,跟裡面的人物是一樣的。我那時第一個念頭是想說:原來我還是很愛他,自己其實還是很依賴他。」既想把握餘下的時間瞭解寫下父親過去,又不太敢碰觸、有點害怕的複雜心緒。

「2019年,爸爸過世,我就做了一個夢,夢到我們在一個山上的小房子,我跟他說:『爸爸你可不可以不要死掉?』我在夢裡面好像變成小孩,有點哭鬧著說:『可是我要寫這個故事,如果你在的話,不是就可以帶我去山上嗎?我現在要問人,都不知道要問誰?』」

在《山鏡》中,娜高相伴著比黛,以阿美族悼念逝者的傳統「追思之旅」(Micohongy)走訪經高雄、臺東、娜高的原鄉鶴岡屋拉力部落等,返回五峰後再入山,回到父親最親近的山林,五峰、和平部落、十八兒部落等。在《山鏡》外的書寫,亦像一趟追思之旅。張郅忻走訪地景、與父親的至交舊識如「殺手」叔叔等訪談,幅員也拓展至六龜、花蓮等地,「本來想放在竹東,可是因為訪問的人、慢慢長出來故事,人物越來越立體。」

「在寫《山鏡》時有一個比較大的企圖是,我覺得在爸爸身上看到了整個山上娛樂產業的縮影。小時候去山上,那時大家都很喜歡度假村,我爸爸其實不只有在一地工作。爸爸工作最久就是五峰的度假村。回竹東時特地去五峰,現在已經是廢墟了,因為颱風把它整個刷掉。就在溪的旁邊,一半都不見了,剩下是比較高的地方,可是全部都是藤蔓,包圍在一起。」張郅忻說,這個場景非常像小說。

「我可以感覺到一個時代過去了。」因為人的慾望,帶來休閒與消費山林的模式,「在那裡長出了一個東西,但它最後還是被大自然收走了。」度假村之後,是民宿,現在又紮起露營區。《山鏡》以微小的生命史鏡影著時代的樣子,「山其實反映了人們各種的慾望。」

除了慾望,也許,還有她反覆提到的另一個詞「接納」。接納像小張這樣的「客途」之人,也能擁有歸屬於山的名字──亞富.哈勇。接納入山、下山各種混雜族群的昔日與今日,其中或曾有接觸衝突,或也將和解並深深惦記,如瓦旦對比黛所說:「我說這麼多,只不過希望,妳記得這座山曾發生過的事。

攀附在糾結樹上的父親為何在那、又在那做什麼呢?笑著還是思索著?張郅忻與我呈現、檢視著那幀父親過世後才初次看見的斑駁照片時,像對自己問著。然而從《織》、《海市》到《山鏡》三部曲後,你知道她透過書寫的追尋,曾已抵達生命困惑的深處,根柢處,並繼續寫著。

2023年6月15日 星期四

漫遊、尋找與悄悄被療癒——再讀張郅忻《海市》(黃文倩)

很感謝文倩老師的細讀與走訪,一個寫作者很難得能夠被真正的閱讀。特此感謝。 

【以下轉引自黃文倩老師臉書】

應台北市客委會邀稿,以空間及地景為方法,再讀張郅忻老師的傑作《海市》。摘錄部分片段如下,全文可見該刊線上電子版。

文/黃文倩
.台北新公園
……台北新公園也是如月跟第二任先生孫啟倫,曾帶著第一任先生的孩子可樂散步遊玩的地方。孫啟倫雖然不善營生,但偶爾扮演一位父親與朋友,仍有體貼且有趣的面向。同時儘管這些地景就在萬年大樓與獅子林附近,但如月工作繁忙很少能有餘裕出遊,就像她早年剛跟孫啟倫交往,孫啟倫帶她去陽明山溫泉旅館看夜景,其實就近在台北市區內,但如月卻從來沒有去過。她為了謀生完全放逐個人的樂趣,這點跟她兩任先生的自我「自由」大不相同,確實更多帶有第三世界弱勢女性的不得已與承擔習性。但微妙的是,如月偏偏就喜歡這種「不切實際」的男性,男人們只要有一些深層體貼的偶然心意,或在某些機緣下理解了她內在的需求──例如第一任先生懂她喜歡畫畫,送她畫具 ; 第二任先生帶她出遊,讓她感受不同的刺激與自由,如月就回到了少女心願意奉獻一切。至始至終,如月都是一個感性遠遠大過理性與知性的現代女性,小說家對她們的弱點,恆常抱持著看穿但不批判的尊重。
.龍山商場、龍山寺
  從西門町延伸出去,同屬台北萬華區的龍山商場,是如月早年批發錶的所在。如月透過妹妹如玄的朋友美玲的幫助,到龍山商場批手錶來賣,此處的文學細節,一併帶出台灣早年收購舊錶、整理清洗後再賣的庶民日常,還有昔日單純無功利互助的友朋關係。首次批完錶,她還和友人到附近的龍山寺拜拜,但如月:「與其相信神或其他人,她寧可相信自己」、「與其說是來參拜,如月覺得自己更像遊客」。時代已進入除魅的現代,但第三世界跟第一世界仍有明顯的時差,民間傳統與信仰亦交雜在當中。如月對現代性的不自覺偏好,使得外在地方/空間,對她可以成為與己無涉的風景或景觀,像遊客亦能讓她的北漂之旅不那麼沉重。
.歸綏街
  《海市》也寫到歸綏街。如月的36度C的錶店,有時會有一位紅蓮姊常帶不同的男人來買錶,紅蓮後來又介紹白雪姊給她認識,她們彼此均以客語交談互動,如月慢慢知道她們是公娼,同為天涯淪落人的女性似乎彼此相濡以沫,小說甚至間接帶出上個世紀九○年代後期的廢公娼事件,白雪姊為爭取另類自由的性工作權而「落海身亡」,而在白雪姊死後,以前不戴錶的紅蓮姊,亦將白雪姊的錶轉戴在自己手腕上,彷彿作為一種信念與感情的聯繫。小說以如月的眼光,見證紅蓮精神上的挺立,以及對人人是否真的共有自由和平等價值的質疑:「戴上紅錶的紅蓮姊,眼神不像從前那樣嬌弱,一副被人吃夠夠的樣子,反而有幾分像白雪姊,多些霸氣。沒有固定居所,失去合法客源,紅蓮姊不再像從前,三不五時帶『人客』光顧她的店,如月不懂。她們不也是靠勞力生活的人嗎?為什麼政府不給就們活路?不給她們工作的自由?」
.台北火車站、萬華車站
  火車站也是《海市》自覺寫到的現代性景點。包括台北火車站與萬華車站,同時一併紀錄到上個世紀八○年代中的台北鐵路地下化的工程,以及萬華車站曾經是日本時代留下來的木造建築的歷史因緣。工業革命後,火車是非常重要的現代性工具,它大幅度地擴充人們移動的速度與空間,對於出身鄉下的如月而言,火車更像是一種夢想的列車,一旦坐上就有機會跨越階級與迎來變化,而每個不同的站牌,似乎也隱喻著人們不同階段的生命旅程──儘管可以坐回昔日的家鄉,但《海市》更企圖暗示的是台灣早年的一些市民現代女性回不去的命運,她們不若陳映真筆下的〈夜行貨車〉和晚近的《俗女養成記》那般刻意肯定「南下」回歸的價值,如月不是那種被知識與信念徵用的主體,台北已經是她的新/心的故鄉。
  阿萊達.阿斯曼(Assmann,A.)在《回憶空間:文化記憶的形式和變遷》談到莎士比亞歷史劇中的回憶之爭時曾說:「『被回憶的過去』並不同於我們稱之為『歷史』的、關於過去的冷冰冰的知識。被回憶的過去永遠摻雜著對身份認同的設計,對當下的闡釋。」《海市》中的女主人公們的空間感受亦與其身份認同相關,因此雖然此作亦花了不少篇幅寫早年的「湖鄉」地景(包括月台、制服行、鄉公所、銀樓、診所、五金行、米店、大眾飯店、小公園、橋等等),但我們不難發現,原鄉的地景反而大多較抽象且沒有被命名,少數有名子的楓林牛排館和蘭生畫室對如月而言,亦多是負面的創傷體驗,而且無法在原空間獲得療癒。儘管主人公有清醒的自知之明:「她只是從一個籠子飛進另一個籠子,永遠得不到自由的鳥」,但在新台北的空間中,她們至少有一點自由的使用權與話語權,女力往前,一如魯迅《故鄉》的預言:「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全文見:https://www-ws.gov.taipei/001/Upload/380/relfile/53194/8991593/e60c660b-7647-410c-9ca3-b029fc7b257e.pdf

2023年6月1日 星期四

童年花


 
註:本來以為寫三行很容易的,但卻來來回回修改很多次。得謝謝姑姑幫忙,才能順利完成。最近越來越覺得,應該把客語學好。

2023年5月16日 星期二

帶出「馬偕精神台灣魂」 馬偕傳教士紀念電影劇本大賽頒獎 張郅忻、宋文勝和章蓁薰同獲首獎


 【記者李容珍台北報導】為發揚「馬偕精神台灣魂」的電影劇本競賽──「馬偕傳教士紀念電影劇本徵件競賽」,五月15日上午在世新大學舍我樓舉行頒獎典禮。《我的牽手馬偕》和《福爾摩沙:應許之地》兩個劇本並列第一名,分別獲得35萬元獎金。《模仿戲》獲得第三名,獲得10萬元獎將金。 


這次劇本徵件大賽,有效件數52件,投稿作者遍及大中華區及北美。主辦單位中華民國基督教會協會洪國隆理事長在會前禱告中,祈願透過劇本的開拍,使馬偕「寧願燒盡,不願銹壞」的精神長留台灣。

基督教論壇報2023.5.15

2023年5月3日 星期三

2023年3月27日 星期一

大江健三郎,兩百年的孩子



大江健三郎在今年三月初傳出過世的消息,

我心裡的第一個念頭是想起他的大兒子。

幾年前,開始讀大江健三郎,盡可能地找到中譯本的小說和散文。

閱讀他的作品,不知不覺就會慢下來。很慢很慢的讀著,好像自己還是剛學寫字的孩子。

有時候,同一個段落會讀好多遍。

在大江的作品裡,經常會有三個人物的出現:

一個是安靜沉著的妻子,

一個是最好的朋友、妻兄,明朗又爆裂的伊丹十三,

另一個則是先天有殘疾,但喜愛古典樂的大兒子。

他們做為大江作品人物的原型,穿梭在大江的不同作品之中,是大江筆下的「三人組」。

每次在一本新書之中(當然不是新出的書,而是我又找到的一本書)發現三人組的原型,就會有一種特別懷念的感覺。

啊!原來你在這裡。

這些人物無疑賦予大江許多豐富的意義,大江對於他們也是同樣的戀戀不捨吧。

唯一能留下的,唯一能夠再將生命的精神延續的,就是這些文字。

經由再創作,將此世的一切磨難,重新賦予新的意義。

於是,在大江的作品裡,我總是感到社會的目光、人世的苦痛,但仍有一些希望在其中。

如果要用一個詞語概括,或許就是「孩子」。

在《兩百年的孩子》一書中,三人組的孩子每年都會對奶奶說出自己最喜歡的單字。

我猜,如果由大江來說,應該會是「孩子」這個詞。

妻子、伊丹十三和大兒子,雖然都有成人的形貌,但內在裡仍是一個孩子。

或許大江也是這樣的。

大江不只一次在書裡寫到,大兒子對年邁的奶奶說:「請打起精神來死去!」

為了「重新」向奶奶說這句話,成了《兩百年的孩子》一切行動的驅力。

對於社會眼光而言不合時宜的話,對奶奶卻至關重要。

一再記錄、書寫這句話的大江,在臨終時,或許也能從中得到「勇氣」。

這個詞是書中的明,曾經最喜歡的一個詞。

2023年3月1日 星期三

《館中鼠》入選2022下年度「好書大家讀」

(圖片取自九歌臉書)

希望十六可以藉此認識更多大小讀者朋友:)

——————

本梯次評選的書籍為111年7月至12月出版之少年、兒童及幼兒圖書,計有124家出版單位,單冊圖書980冊、套書12套32冊參加評選。主辦單位依參選圖書內容分為「文學讀物A組」、「文學讀物B組」、「知識性讀物組」及「圖畫書及幼兒讀物組」,由20位學者專家分別組成評選團進行評選。


文學讀物A組為小說及散文類別之文學讀物,本梯次入選圖書中,《館中鼠》配合奇幻手法與鼠類特殊口吻,來呈現他眼中圖書館的事物,遊走在小說和童話的交錯邊界,產生趣味橫生的新鮮感;《迷鳥》處理少女成長與親情議題,搭配鳥類生態的描述來貫穿主題;《搶救老師大作戰》則是從孩子日常生活化的描述,試圖以小孩子的觀點,點出臺灣偏鄉教育的議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