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1日 星期一

咖啡客



    如果不是任意四處造訪台灣咖啡館,很難發現咖啡館豐富多奇的變化與堅持。這些咖啡館越過五六零年代的人文咖啡意象,人文或許還有,但未必是主角;從日式塞風到義式填壓,每間咖啡館各有本位,對機器也各有追求。

    他們在咖啡豆的味道上,尋求 0.1到 0.2的些微差距,那不過是烘豆時分秒上的差距。有人認為烘豆是噱頭,有人卻以為沒有烘豆如何成為咖啡館?有人喜歡氣氛上的咖啡味,但也有人以簡陋裝潢挑戰單純咖啡香。於是,咖啡在台灣開出了一個多元龐雜的疆域,咖啡戰場不僅在實體店面上,還延燒到虛擬世界。有咖啡主人自營部落格,也有網友開啟品味咖啡的專業咖啡客網站。無論反對亦或贊許對於咖啡本身而言都是好事,一個什麼聲音都泯滅的世界,才是魯迅眼中可怕的荒原。

    儘管台灣咖啡豆產量稀少,但台灣咖啡館的場域絕非荒原。總有店家無預警倒閉,卻也有許多咖啡主人前仆後繼籌備他們心中的咖啡園地。身為咖啡客,一個幸運而沒有負擔的角色,你可以選擇任何一家你要的味道,你要的氛圍;譬諸中正湖畔的甘酸,或者,在 E61門口隨性握取一杯如威士忌的冰特調,以站立的姿態成為咖啡館本身的風景,更或者,不需要太昂貴的價位,你可以在社區旁找到一家早餐咖啡。

    黑色液體何幸,成為各自表述的信仰:有人已立下心目中咖啡標準,有人以為咖啡只是飲料不須主張,有人憑依咖啡主人的喜好……。有時候,咖啡館的喧鬧正巧給予咖啡客一種掩護;有時候,牆架上文學性質極強的書籍及寧靜的氛圍,讓人誤以為來到某間圖書館;有時候,只是一群媽媽們,在丈夫孩子工作上學之餘放鬆的空間。

    對於散漫的咖啡客而言,有些景象是令人感動的;在當咖啡客的途中,一間位於大馬路旁的咖啡館,路邊規劃的停車格,一位穿著金黃背心的停車計時人員,在咖啡館門口停下四處逡巡的機車,本以為她要為門口的車輛開單,但她只是走進店門口開放式的吧檯;咖啡主人與她照面後說:「拿鐵,不加糖,這次我記得了。」看起來四十來歲的婦人微笑相應,葉狀拉花在杯中延展成為獨特姿態,總沒有百分之百相同的拉花,婦人在吧檯旁的小桌坐下,靜靜啜飲專屬她的咖啡,五十元一杯,於她而言,或者是一天工作難得的悠閒。總有咖啡主人願意記住咖啡客的喜好,並且不拉抬價格給予咖啡客一點可以享受的空間。

    我知道自己不能在同一家咖啡館待太久的時間,總是會有下一家讓我躍躍欲試的味道,但偶爾,我似乎也可以在咖啡館裡,看見一些人情世故,遇見難得的朋友,飲入難忘的滋味。


※文章寫於兩年前,刊於中華副刊100.2.22。僅以此文紀念曾經的relax咖啡館以及一群可愛的咖啡友們。圖為relax的最後一天,大家依例用自己的咖啡杯喝咖啡,只是這次要把杯子帶回家了。

6 則留言:

匿名 提到...

政大附近開了家咖啡店,名為道南館,有機會一起去。

張郅忻 提到...

好阿,可是你是?

匿名 提到...

喔,抱歉,忘記留下自己的名字。我是沈威廷。

張郅忻 提到...

如果途經政大,會記得去找你

匿名 提到...

熟悉的櫃枱,親切的場景,我知道自己也是其中一個畫面,我們仍然在那兒創造畫面,昨天大家才在約團去找妳!Sonia

張郅忻 提到...

來呀!有個好地方可以帶你們去~~今天是兔寶寶草地音樂會,如果你們也能來就好了^^